阳关博物馆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古阳关脚下,于1999年年底开始筹建,2001年4月动工,2003年8月28日落成开馆。阳关博物馆以“挖掘古文化、建设新文化”为宗旨,是一座依托于历史文化遗迹而建,具有文博、保护、研究、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民营博物馆。开馆以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科学规划,保护第一。博物馆发展和景区建设必须坚决执行“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必须有严格的科学规划。2001年,阳关博物馆项目获得省文物局批准,省文物局局长亲临现场选址。2002年,配合当地文管部门对文物遗址进行多次实地调查,做了整体规划。根据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需要,2008年,委托陕西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阳关景区旅游发展规划,委托兰州大学和敦煌研究院编制了阳关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2012年4月,又委托陕西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阳关景区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这些规划的制定和逐步实施,保证了景区和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在规划指导下,陆续完成了阳关烽燧抢救性加固工程、核心保护区的界桩、围栏和环境整治工程以及寿昌城遗址保护工程。2014年12月17日,在解决阳关遗址保护问题纠纷过程中,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甘肃省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文局发[2014]300号),促进和推动了全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
持续投入,不断完善。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在阳关博物馆主体建筑群建设完成后,持续投资,陆续完成了景区道路、停车场、车库、水电、卫生、绿化、安防、广播、通讯、职工宿舍、餐厅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卫生间(四处)、文化柱、阳关栈道、独木桥、楹联刻石、边塞诗苑、阳关酒肆、阳关驿、自助售检票系统等旅游服务项目建设;完成了阳关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项目、阳关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充实馆藏文物,斥资征集文物3000余件,并聘请专家研究、鉴定;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完成馆藏文物库房建设和展览改造提升。
发挥优势,服务旅游。阳关博物馆发挥文化支撑作用,积极支持阳关景区发展。阳关博物馆浓郁的文化氛围,强烈的人文情怀,鲜明的产品特色,优良的服务质量,成为敦煌西线旅游的又一亮点和吸睛点。开馆以来,阳关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多次配合政府圆满地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贵宾的重大接待。创作生产了富有阳关特色的简牍系列、陶艺系列和古玩系列等旅游纪念品。开发了文化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的歌舞迎宾、持牒出关、饮酒壮别、骑射练兵、文化考察、研学旅行、影视协拍、丝路探险等特色项目,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和好评。
研学交流,传承文脉。配合博物馆和景区建设,梳理了阳关、玉门关研究史,编辑出版了《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初步开展了敦煌文学研究,编辑出版了《敦煌诗选》和《敦煌文选》。对阳关地区田野文物和馆藏文物做了全面梳理,做了定名、断代和分类,编辑出版了大型图册《阳关·阳关博物馆文物图录》。策划或参与策划了《阳关》(宣传片)、《大河西流》纪录片,成功地举办或联办了两关长城学术研讨会、《敦煌诗选》出版座谈会、敦煌历史文化价值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瓜州敦煌境内汉长城沿线烽燧城障遗址考察、“朝圣敦煌·寻梦阳关”系列学术活动、“朝圣敦煌·寻梦阳关”影像丝绸之路摄影大展等活动。
完善管理,培养队伍。按照《博物馆管理办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制定章程,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设置了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建立了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以人文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源体系以及员工激励制度。建立并坚持鼓励自学、强化培训、边干边学和“走出去,引进来”的学习模式,邀请专家开设员工业务技能培训讲座,选派业务骨干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博物馆管理和旅游景区管理等方面的高端培训,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专业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有员工12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专业技术人员23人,基本满足了景区和博物馆日常运营的需要。
积淀成果,服务社会。阳关博物馆的成功创建和运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赞誉。近十余年来,阳关博物馆承接完成了阿克塞哈萨克民族博物馆陈列大纲、酒泉丝绸之路博物馆陈列大纲、甘肃公路博物馆【甘肃公路文化展览】、敦煌法院法治文化建设项目【丝绸之路(敦煌)司法文化专题展】等文化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艺术事业不断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通过多年来的辛勤努力,阳关景区及阳关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旅游目的地。阳关博物馆被确定为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批历史再现工程示范性博物馆、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阳关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非遗旅游目的地、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中华诗词研究创作基地、中国长城研究院阳关教学科研基地、酒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阳关传习基地。